全球微资讯!A股呈左侧布局机会,食品饮料和服务业为配置核心

来源: 互联网 2023-06-04 19:14:13

《红周刊》:今年免税龙头表现惨淡,对于这一细分领域接下来的投资前景,您怎样看?

胡昕炜:免税行业整体上也在复苏,但力度比想象中要差,原因多方面。其中一个原因跟化妆品有关,如免税渠道卖的很多是高端化妆品。过去疫情三年期间,很多化妆品公司折扣较多,消费者囤货也比较多。所以今年高端化妆品的复苏相对平淡,无论是在天猫渠道还是在免税渠道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这也是投资消费比较难的地方,有些公司竞争优势比较强,但是行业的增长周期并不同步。可能刚好处在逆风期、调整期,所以投资者对此要思考得更全面一些。

《红周刊》:从布局港股的角度,目前对于和消费密不可分的互联网龙头有哪些投资机会?

胡昕炜:互联网的投资价值随着调整是逐步体现的。互联网和内地的消费股一样,对中国经济比较敏感。从整体布局港股角度,港股是中国经济特别大的贝塔。因为其中的外资都是离岸市场做投资,受地缘政治和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比较大。所以港股往往比A股波动更大一些,投资起来难度也会更大。

目前,港股估值比较便宜,大家却很悲观。从布局角度,互联网龙头肯定是被关注的,里面的消费公司包括创新药的公司等等都是可以关注的。另外很多价值股,包括像运营商、石油石化的股票在港股都比A股便宜很多,投资价值还是相对明显的。

像某个社交龙头公司,竞争壁垒非常高的。目前时点,整体投资价值还是有的,因为中国经济的确在慢慢复苏,无论电商、外卖、广告、游戏等行业都在复苏。但对于一些存在竞争的互联网公司,相对压力更大一些,例如电商,但估值上也已有反应。

投资思路重点在于

持续增长、竞争优势、商业模式好的公司

《红周刊》:做基金经理这些年,您的投资思路和逻辑进行过哪些迭代?

胡昕炜:总的投资思路和投资理念没有大的变化,还是希望以较长周期的维度去投资商业模式较好、竞争优势突出、能够持续增长的优秀公司。但是过去几年很多公司的大幅波动,以及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,也让我们会更加动态地去思考公司所处的增长阶段、思考公司的估值方法。特别是在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情况下,也需要特别去关注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的增长点。

《红周刊》:擅长大消费的基金经理通常都是生活中投资家,能不能分享您生活中发现的投资案例?特别生活经验是如何来反哺投资的?

胡昕炜:这种经历不少,如在2019年时,我投资了某个电子代工公司,就是因为看好无线蓝牙耳机产品的放量。对于我们基金经理或者研究员,听电话会议是家常便饭,可能一天超过八个小时都在使用耳机。当我第一次接触到无线蓝牙耳机的时候,我觉得这个特别方便。当时我判断该产品一定会放量,生产这类产品的电子代工公司可能会有较大的增长机会。所以我当时做了投资,整体上还是有一些收获。

《红周刊》:实战中您对于仓位、换手、控回撤,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要求?

胡昕炜:仓位上,整体还是保持比较稳定的、偏中高的水平。换手并未刻意去要求,一定要低于或高于多少,整体上还是伴随调整组合的需要。最近几年有所提高,也是因为市场波动也比较大。控回撤其实也没有特别量化的指标,因为确实当回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往往是市场比较底部的时候,这个时候再去为了控回撤而减仓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

《红周刊》:今年以来,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与人工智能火热,但近期走势出现波折,您如何看这两大主题的前景和持续力度呢?

胡昕炜:人工智能、中国特色估值体系,我们也一直关注研究,包括去很多地方调研。历史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,就是对宏观经济看不清楚时:一方面主题类的资产会有所表现;另一方面低估值高股息的资产相对来说有所表现,上一次类似场景出现在2014年到2015年。

就“中国特色估值体系”板块而言,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撑,确实很多还是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。可能有些公司会持续走强,尤其是那些盈利比较稳定、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,同时又有比较好的自由现金流、能够持续分红的低估值公司。

就人工智能来说后面可能分化会比较大,在可见的将来能够兑现收入利润增长的公司,相对来说可能还是有一些机会的。我觉得还是要去除“主题投资”的思维,投资真正能够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司,例如算力侧、应用侧的公司。对于纯粹依靠炒作人工智能的公司来说,我会比较谨慎。

《红周刊》:从您多年实战的角度,您觉得合理定价大消费,最关键的几点在什么地方?

胡昕炜:我觉得首先是要判断该行业所属的成长周期。这个细分行业究竟处在成长的哪一阶段?理论上,如果在比较早期阶段去买,哪怕买到这个行业里面比较一般的公司,因为这个行业还在比较早期的阶段,如果成长的贝塔很好,其实也不会有什么损失,也会赚到钱的。

其次对于公司,同样还是要准确理解公司所处的成长阶段,就是每家公司确实可能都会有成长期、平台期、调整期等等阶段,要正确认识公司所处的阶段,对投资才有帮助。

《红周刊》:我们注意到您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消费基金,已经陪伴投资者走过了十年,如何能够吸引大家再追随您下十年呢?

胡昕炜:长期来看,我们仍然一如既往的对中国经济增长、对中国消费升级充满信心。我们相信,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并没有发生变化。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,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中国消费行业有望持续保持稳健增长,这将是中国最为确定的投资机会之一。我们对中国消费升级的判断也一直没有改变:中国处在一轮巨大的消费结构升级浪潮当中,并且这个浪潮仍将持续很多年。

所以,我们相信,未来十年,投资中国消费仍能取得长期、稳健的收益。

《红周刊》:最后,希望分享一本对您投资有较大影响的书。

胡昕炜:我推荐的书是《彼得·林奇的成功投资》。

做投资,必须要做深入研究,要对投资的行业和公司有比较深入的了解,切忌盲目去追逐热点。因为对于个人投资来说,还是可以看得更长一些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亚太经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